头图.jpg


2020年5月14日,江汉区苗家社区的居民们打着伞陆续下楼,分批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是武汉十日大会战的第一天,暴雨围城。十天内,武汉在一个个小区门口架起桌椅,火速完成了657.4万人次检测,初步摸清了武汉的新冠病毒感染情况。


截至2020年6月22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核酸检测累计达9041万人/份。检测机构从3月初的2081家,增加到当年6月的4804家。从事核酸检测技术人员的总数也从1.39万人上升到2.85万人,检测能力从3月初的每天126万人/份,提高到当年6月的378万人/份。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中国的核酸检测能力翻了三倍。这震惊到了彭博社的记者,日本时事通信社也表示,中国病毒检测能力是日本的130倍。


核酸检测试剂主要运用的就是荧光PCR法,体外诊断中的分子诊断的一个细分方向。这次疫情给了医疗器械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根据中泰证券的统计,2020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增速60.15%,利润总额增长157.35%,扣非净利润增长189.25%。尤其是体外诊断领域,受益于核酸检测的需求,获得了爆发式增长。体外诊断收入增长70.16%,扣非净利润增长265.87%,甚至有企业扣非净利同比增长近200倍。


 “如果说2018年之前的10年是国内药品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那么我们可以说2018年开启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黄金十年。”中国医疗器械的元老李西廷在一份年报中写道。


业绩暴增并不仅仅是昙花一现,有些企业从二三线跻身龙头,另一些企业则在疫情的推动下成功走向海外,整个体外诊断行业迎来一场大爆发。


本文将以体外诊断为重点,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1、  医疗器械的爆发

2、  什么是体外诊断

3、  体外诊断产业链

4、  体外诊断的进口替代




01

医疗器械的爆发


医疗器械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三个,技术进步,进口替代,以及老龄化。外部推动因素主要是政策和资本。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此后,利好政策接踵而至,注册审批环节加速,医疗器械的审批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审评的加速缩短了创新器械的上市周期,一方面加快了优秀企业的器械产品上市时间;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管线中的研发产品开始给予估值溢价。


资本接踵而至。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投资额为205.74亿元,相比于2016年增长66%。2012-2020年间,医疗器械产业投资额的平均增长率为60%。尽管比不上生物医药领域超千亿的投资,但这样的增长速度不容小觑。


1.jpg


从药械比角度来看,过往十余年,医疗器械行业增速明显高于药品增速,但是和药品的市场规模差距仍然较大。


根据朱雀基金医药研究组的测算,2020年预计中国药械比为2.2: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4:1,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1,表明我国在药品治疗费用支出上仍然较大。


从行业成长性角度来看,器械具有更快的增速。跟药品比,医疗器械有以下三大优势。


1、  器械研发周期小于药品;


2、  器械的生命周期长于药品,先发优势会有累积优势;


3、  器械尤其是高值耗材类,医生有使用习惯。


各类器械规格参数众多,难以进行“一致性”评价,质量分级只能通过临床数据、医生评价以及产品材料进行质量区分。


一致性评价需要较长的周期,而耗材通常来说生命周期只有两年左右,厂家自己针对产品的频繁换代可能会导致一致性评价还没做完,产品就可能已经退市。高值耗材差异较大,微创新层出不穷,这也使得赛道内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需求决定销量,决定市场空间,决定行业天花板。供给决定单价,决定护城河,决定竞争格局。高值耗材差异大、创新产品满足不同临床需求。体外诊断是刚性需求,技术更新快,是可重点挖掘的领域。



02

什么是体外诊断


体外诊断(IVD,In Vitro Diagnostics)是指在人体之外,对人体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做核酸检测,取呼吸道的分泌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靶标序列,然后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是否为阳性。


体外检测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30年,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用感官直视法(色、嗅、味等)对尿液进行观察。此后,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体外诊断的方式不断创新,在临床诊断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体外诊断按检测原理和方法,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血液诊断、尿液诊断、微生物检测以及即时检测(POCT)。在中国,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是三大主流诊断方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及流行的遗传病基因检测,都属于分子检测。


体外诊断的类型

2.jpg


分子诊断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对遗传病的DNA基因检验,在临床上起初应用于传染病诊断和器官移植配型。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PCR技术,特别是实时定量PCR的应用为基础的分子诊断。


第三阶段是以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多指标、高通量检测技术。


第四阶段是以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为代表的无创DNA产前诊断、遗传病、肿瘤、病原微生物等相关应用。


根据罗氏诊断的数据,体外诊断能够影响60%的临床治疗方案,但其费用只占整个临床治疗费用的2%。



03

体外诊断产业链


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的形成,经历了三个艰难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代理国外的医疗器械;第二阶段是国产替代;第三阶段是自主创新。


产业集群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至少一代人的努力。尚未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国家,很难在全球医疗器械领域与中国品牌竞争。


从产业链来看,医疗器械产业链主要分为三部分,上游零部件制造、中游医疗设备及耗材制造、下游临床检验及终端使用。


以体外诊断为例,上游的关键原材料是指生物活性物质和精细化学品,主要包括抗原、抗体、诊断酶等。上游原材料是被卡脖子的行业。


以PCR为例,上游的DNA聚合酶、引物(DNA片段)几乎都需要进口。由于上游原料生产对于生物化学相关技术有较高要求,国内企业基本没有能力进行生产。从目前的情况看,短期国内企业难以实现在上游原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定价权牢牢掌握在外资厂商手中。


下游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医学检测和血液筛查,其中医学检测是体外诊断产品最主要的消费方向,包括医院检验科、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生育指导站等,而血液筛查主要是采血部门对于血液的检测,包括各类血站和血制品厂家。


中游汇集了国内绝大部分体外诊断公司,在生化、免疫、血细胞、微生物、分子诊断等领域进行仪器和试剂生产销售。


3.jpg

资料来源:2016 先进体外诊断技术峰会,东兴证券,朱雀基金


全球前 50 排名的器械公司主要集中于欧美日地区,而制药top 50公司则能出现在欧美日以外的国家。器械的壁垒除了研发,还有生产制造壁垒,需要有完善的产业集群才能实现稳定的生产。2019年中国已有医疗器械企业进入了全球top50榜单,说明中国已经逐步具备器械的产业集群。


依托产业集群,中国将会有更多的器械公司发展起来。对于其他国家的后来者,由于建立产业集群需要一代人的努力,而且行业发展的机会窗口并不是一直存在,因此要想建立起能与中国竞争的产业集群,短期非常困难。


工程师红利是国产器械能够崛起,实现进口替代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工程师在全球范围内是成本低且效率高的一群人,对于企业来说,开发一代新产品,相比于进口企业,可以降低人力的研发成本,同时还能更加高效的产出,比进口品牌产品更新迭代更快,最终实现进口替代。



04

进口替代下的医疗器械

进口替代是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不同的替代阶段,行业的竞争格局不同,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投资价值。


4.jpg

资料来源:朱雀基金


第一种情况:在少部分细分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国产化率超过六成,比如心脏支架、生化试剂等。从投资角度来看,可以看成企业的现金流业务,作为其升级的基础。


以国产支架为例,2004 年之前,国内冠脉支架市场基本上由进口产品占据,跨国巨头所占市场份额高达 95%以上。随着 2004 年上市首个国产药物洗脱冠脉支架, 2005 年上市第二个国产药物洗脱冠脉支架,国产药物支架逐步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外科植入物专业委员会统计,2006 年、 2007 年、 2008年国产支架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 59%、 65%、 70%,彻底打破药物支架系统行业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2008 年,国内冠脉支架系统市场占有率前六名的企业中有三家是中国企业。截至 2017 年,三大国产品牌分别占据心脏支架市场24%、23%和20%的份额,合计占有67%的市场份额,而进口品牌中份额最高的也只有13%,国产品牌开始主导心脏支架市场。


以生化检测为例,已经完成进口替代,进入红海市场。如果没有新领域布局,单一领域容易触碰天花板,即使是现金流业务,市场也不会给予太多估值溢价,因为越往后竞争越激烈。


第二种情况:在部分细分领域,国内企业已经完成了技术突破,比如化学发光、POCT、主动脉支架、骨科脊柱及关节、内镜下耗材等,但尚未替代进口产品。从投资角度来看,是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产品,赚取从1到N确定性收益的最佳阶段。


进口替代逻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证明,通过产业调研、公司数据跟踪、同行业比较,过往两年市场对于这个确定性逻辑给予较为充分的溢价。


第三种情况:在相当多的细分领域,国内企业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或国内属于空白市场,比如肿瘤早筛、连续血糖检测CGM、心脏介入瓣膜、内窥镜等。从投资角度来看,需要密切跟踪企业或行业能否实现从0到1的突破,赚取研究认知差的风险收益。


美股过去十年共诞生 14 支市值 100 亿美元以上的十倍医药股,大多数为创新医药标的,其中8支为创新医疗器械股票,其他为3支创新药和3支医疗服务标的。


医疗器械公司具有从小长大的特性,在企业早期阶段投资,伴随着企业成长,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


医疗器械也有行业固有的风险。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风险来自于集采降价,国家采购集中于心脏支架,其他细分品类在各个省份也在密集进行,平均降幅超50%,最高降幅达到97%。


降价是大趋势,规模越来越大,品类越来越多。对于壁垒不高的产品,站在医保控费的角度,目的是去除不合理的中间利润,保留生产端合理的利润,最终实现满足全民基本医疗的目标

产品创新才能保持合理毛利率。老产品降价,新产品寻求新定价,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保持公司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国内市场长期将会受到医保压力,国际市场具有更好的产品溢价空间。新冠疫情给予了中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具备国际化能力的公司值得关注。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所载的意见仅为本文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朱雀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文所载不一致的意见。本文未经朱雀基金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