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jpg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40GW,较2019年翻了一倍。主流机构预测,今年还将完成380GW的装机,增速逼近上一轮的高点。实现平价上网的光伏,需求连续四年加速增长,吹响了新能源大时代的号角。


与之对应的,是迅速扩张的产能。据统计,已公告的截至今年底的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均超过800GW。即便不算上新规划的产能,也绰绰有余。


今年5月的SNEC光伏大会上,某龙头企业创始人预测,未来两三年,光伏行业会经历像2012年-2014年一样的洗牌,届时会有超过一半的光伏企业退出市场。


国内“激战”正酣,海外竞争也在步步逼近。除了通过“双反”调查、关税政策、低碳认证资质等手段限制光伏进口,降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需求,美欧还相继推出法案,力图打造本土光伏产业链,促成制造业的回流。


一面是漂亮的财报,一面是过剩的预期,下行的股价提前计入了担忧。如果出清无可避免,最终谁能留在场上?内卷的尽头,又将如何开启新的篇章?


1

产能过剩的迷局



中国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二十多年里,经历过两轮过剩危机。


2004年开始,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开始补贴光伏发电,拉动了强劲的装机需求。处于萌芽期的中国光伏产业由此茁壮,逐步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制造国。迅速扩张的产能背后,却是“三头在外”的窘境——上游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中游的技术与设备来自海外,终端的组件也大多出口欧洲。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欧债危机开始在欧洲大陆蔓延,各国纷纷削减甚至终止光伏补贴,装机需求一落千丈,引发了第一次产能过剩。2012年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价格分别下跌了50.8%、28.3%、27.7%和31.6%。


雪上加霜的是,美欧相继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内需尚不充足,外需大幅萎缩,中国光伏产业驶入萧条。当年,八成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停产,孚日光伏、宁夏阳光等一批企业接连破产。进入2013年,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商无锡尚德也宣布破产重整。


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对光伏发电的扶持力度,明确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并对高出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进行补贴。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则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


自此,国内市场接棒海外,很快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国。2018年,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摆脱“三头在外”的制约,原材料和设备国产化率分别达到60%和80%以上,技术也做到了全球领先,组件产量和销售占到全球80%以上。


产业日趋成熟,补贴的缺口也在变大。531新政出台,宣告退补开始,行业迎来第二次大考。


6月3日,11位光伏企业家紧急联名上书,言辞恳切地述说了行业的现状与困难,表示“光伏行业要真正平价上网还需要3-5年时间,行业需要继续支持。”在此呼吁下,政策打了补丁,但不改变逐年退补的进程。


新政过后,不少中小企业开始欠薪、停产甚至破产,部分龙头企业也开始减产,出售子公司和电站。订单骤减,各环节价格也在下滑,降幅达到30%~55%。


与上一轮不同的是,这一次,市场份额开始向龙头企业集中,硅片环节呈现四巨头格局,专业化电池厂商开始崛起,组件前十大企业集中度达到60%。


补贴退出,真枪实弹的竞争拉开序幕。如果不能实现低于火电的度电成本,市场将会用脚投票。反之,市场将以万亿的空间回报。


所幸,在技术进步与规模扩大的驱动下,2019年开始,光伏度电成本开始与火电度电成本持平甚至更低,行业进入了“平价新时代”


过去三年,光伏行业犹如烈火烹油,供需两旺。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紧缺,都会迎来价格暴涨。胶膜、玻璃、多晶硅的价格在三年内实现最高3倍、1倍、5倍的增长。


为了加固产业链护城河,一线企业朝着一体化的方向扩充产能,补齐短板。为了肉眼可见的丰厚利润,二三线企业持续扩产,下注未来。甚至连门外的各路玩家,也都跨界而来,企图分一杯羹。


2020年以来,两百余家企业跨界投资光伏,背景覆盖房地产、园林建设、养殖、玩具、汽车等行业,“光伏新势力”的队伍仍在壮大。


内卷之外,还有外压。一是设置贸易壁垒。除了以往的“双反”调查、关税政策、低碳认证资质等,又出现一些新措施,比如“强迫劳动”指控、知识产权壁垒等。


二是扶持本土企业。去年8月,美国发布《通胀削减法案》,通过收税抵免与补贴措施覆盖供需两端,鼓励本土化光伏产业发展。今年3月,欧洲推出《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到2030年,欧盟每年在内部生产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加工至少40%的关键原材料,回收15%的关键原材料。在任何加工阶段,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锂和硅)年消费量不应超过欧盟的65%。


光伏行业再一次迎来大考。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矛盾,如何在疯狂的内卷中保持领先身位,如何应对“内卷”与“外压”,是摆在所有参与者面前的考题。


2

识局者存,掌局者胜



回看光伏产业的成长之路,尽是周期之轮碾过的痕迹。扩产投资→产能过剩→降本增效→需求增长,这条循环往复的周期规律,支配着其中的参与者,也推动着产业的进步。


究其本质,光伏行业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度电成本的下降,而技术进步是降本增效的源动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植根于此。


行业早期,多晶组件依靠价格优势一直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2016年起,单晶产品开始显露上涨势头,全球市场占比从2016年的19%逐年提升至2018年的46%,并在2019年实现反超。


市场份额变化的背后,是技术的迭代。一是金刚线切割的引入,成倍提高了切割速度,显著降低了耗硅量。二是PERC电池技术的突破,大大提升了单晶电池的效率,和多晶组件功率拉开差距。在此基础上,叠加规模化生产,单晶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取代多晶也就成为了趋势。


诸如此类的技术创新发生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中国光伏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十几年时间,组件功率从200W提升到700W,价格却下降了90%以上。


当下,重大的技术创新来自电池环节。当P型电池接近理论效率的天花板,行业正在转向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今年上半年新发布的光伏产品中,N型占比达到90%。


主流的N型电池路线包括TOPCon、HJT和BC,其中,TOPCon技术门槛更低,与P型产线兼容度高,是目前扩产的主要方向。


HJT工艺更加简洁,增效空间大,但生产成本较高。而BC作为类平台化的技术,可与现有电池技术路线进行叠加,例如与TOPCon叠加成TBC电池,与HJT叠加成HBC电池,效率增幅可观,但技术难度和成本都很高。


N型“三巨头”之外,新型薄膜电池钙钛矿是一匹黑马,有着超高的转换效率、较低的成本优势,但技术难度非常高,短期难以实现量产。


一线厂商大多站队TOPCon,也有少数格外看好BC。


在性价比拉开显著差距之前,各种技术路线或将并行一段时间。新技术一旦确立主导地位,产业格局就将改写。历史上,金刚线切割技术突破、单晶取代多晶,奠定了龙头企业的领先地位,PERC替代BSF时,新晋玩家崭露头角。


光伏各技术路线对比

技术路线合成-最终.jpg

数据来源:海通国际


相比一朝一夕的产能扩张,技术创新需要长期、大量的研发投入。在周期的下半场,前期盲目扩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容易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生存尚且不易,技术创新更是举步维艰。加之融资政策收紧,一场残酷的供给侧改革正在进行。“现在,比利润表更重要的,是资产负债表。”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如果说产品竞争力的问题依靠技术进步来解决,那么另一个问题考验的不只是技术,还有经营的智慧。


在碳中和的宏大目标下,世界需要更多的光伏,但未必都希望它来自中国。


今天,全球每十片组件中有八片产自中国。中国在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每个环节的产能、产量占比都在80%左右,硅片环节占比甚至达到惊人的97%。光伏已经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新名片,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共同组成出口的“新三样”。


站在进口国的角度,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对光伏的需求可能都超过了本土的制造能力。北美和欧洲国家尽管有一定的组件制造能力,但大多要依赖从中国和东南亚进口太阳能电池。


过去五年,欧洲光伏进口支出几乎翻了两番。2018年为50亿欧元,到 2022年,已经超过200亿欧元,其中,支付给中国光伏产品的总额就高达185亿欧元,占比九成。欧洲太阳能行业协会警告,大量低价的中国进口产品已将一些欧洲制造商推向破产边缘。


光伏产业不仅关乎双碳中和目标的达成,更涉及国家能源安全,既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国家之间的较量。限制进口和扶持本土企业可能会是长期趋势,但短期内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无法脱钩断链。


面对海外贸易壁垒与本土制造崛起的双重挑战,龙头企业已经有了对策,不仅着力研发先进产能,拓展多元海外市场,更率先在海外布局产能,从“中国造、全球卖”转型为“全球造、全球卖”。


3

尾声



2022年,全球新增电力装机容量中,光伏占比65%,增量替代进程已过半。从全球电力结构来看,光伏发电仅占全球发电量的4.5%,仍有巨大的存量替代空间。


眼下,融资收紧和技术升级共同推进着光伏供给侧改革,进而带动行业进步。在有玄奘之志的企业家带领下,行业份额和盈利能力将再次向具备正确价值观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公司集中


距离一年前的高点,光伏指数(884045.WI)已经下行近40%,头部公司的估值来到10倍甚至5倍附近,处于近十年的底部,充分纳入悲观预期。明年的产能过剩大概率既成事实,2025年的供需状态和竞争格局的预期却正在改观。过去一年里,已有20多家光伏公司宣布回购自家股份。


与其博弈指数底,不如探究行业与公司的拐点。睹始知终,从容落子。“等到知更鸟叫的时候,春天也就快结束了。”


数据来源:IEA-PVPS、Wind、CPIA、索比光伏网、上市公司公告等

图片

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所载的意见仅为本文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朱雀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文所载不一致的意见。本文未经朱雀基金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