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封面计.jpg

历史上,常胜将军的故事总是让人着迷,他们攻城拔寨,战无不胜。买基金同样如此,那些穿越牛熊、业绩出色的长跑老将,总是更受投资人的青睐。


但实际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却总会遇到一个问题:明明是长期绩优基金,怎么自己一买业绩就开始变脸,在同类产品中泯然众人。难道自己真是“天选之子”?

找到每年都跑赢同类产品平均水平的“常胜将军”,这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要求,在基金投资中是一件难事吗?

我们以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为样本,做了一个实验。时间回到十年前,我们筛选出2011至2015年间累计收益排名前10%的主动权益基金,一共30只作为长期绩优基金。

在接下来的2016至2020年的5年时间里,有多少长期绩优基金能够做到每年收益都能排在同类产品的前1/2?

答案是零。

选取前十只,它们每年的排名分位数是这样分布的:

排名百分位.png
数据来源:wind,朱雀基金整理;数据区间:2016.1.1-2020.12.31
比较范围: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

多数基金的前后两年业绩并没有表现出高相关性。要想根据历史业绩选到下一年的冠军基金,无异于在电玩城中玩“套牛”游戏,难度极大。

那么问题来了,要是遇到绩优基金短期跑输同类产品时,投资者有必要立刻赎回吗?

我们以上文提到的30只绩优基金作为初始组合,做了一组实验。从2016年开始,当组合中的任意基金出现单年度业绩排名处于同类产品后1/2时,就在当年底赎回,并按等比例重新构建组合。

依次滚动5年,这样下来,组合的累计收益为158%,要是算上期间累计的申赎费用,收益则更低。如果保持佛系,一直持有那30只基金,累计收益则为162%。折腾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超额收益。
佛系和折腾组合.png
数据来源:wind,朱雀基金整理;数据区间:2016.1.1-2020.12.31

由此看来,即使选到绩优基金,如果投资者无法忍受基金的短期业绩波动,仍可能会损失长期收益。投资者筛选的出发点明明是长期业绩,但在实际持有的过程中,却将短期表现作为考核标准,形成了“五年计划,一年考核”,这本就是投资逻辑自相矛盾。

对于这种过度关注短期收益,忽略长期价值的非理性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曾用行为金融学中的“狭隘框架效应”来进行解释。

简单说,在拍照的时候,人们看到的画面取决于相机的取景框,而由于取景框的镜头所拍摄到的角度有限,其实看到的只有一部分景色而无法纵览全局。

回到基金投资中,多数基民投资者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每天都查看账户净值的变化,这种最常见的操作,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我们的投资收益。

美国投资公司Betterment的一项研究显示,投资者检查自己的交易账户越频繁,看到自己亏钱的概率也越高。如果投资者保持每天一次的频率查看自己的交易账户,则有约50%的可能性会看到自己的账户正在亏损,25%的可能性看到自己的账户亏损达到2%及以上。

我们以国内的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

截止9月7日,该指数自2003年底成立以来,在18年间上涨接近12倍,年化收益超过16%,放眼全球都是一骑绝尘。

但如果细分到每个交易日中,在近5年的1217个交易日中,该指数有561个交易日中净值是下跌的,占比超过46%。也就是说,如果以短短一两个交易日的时间维度去看,基金的净值涨跌充满随机性,打开账户,看到净值上涨的概率和你掷硬币也是差不多的。

而且越是看到自己的账户在亏损,投资者的心态就越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往往随着净值上涨,投资者风险偏好越来越高,而随着净值下跌,风险偏好越来越低,越可能在不冷静的情况下急于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和市场保持距离,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最近,一位视障人士成功投资股市的励志故事在网上流传。据报道,正是由于不能看盘,反而让他形成了不做短线,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

如果投资者和市场走得太近,往往容易丢失长期目标,迷失在短期交易的蝇头小利中。比如频繁查看净值涨跌,根据基金短期表现来判定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这些都是由于局部信息影响到了整体决策的典型案例,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狭隘框架”的陷阱。

在基金投资中,从来没有常胜将军。常胜的背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投资中没有万能解药。

庆幸的是,在波云诡谲的市场中,我们依然能找到“长胜将军”的身影。长胜的背后则是日复一日的忠于常识,耕耘能力圈,追求中长期的绝对回报。
图片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所载的意见仅为本文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朱雀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文所载不一致的意见。未经朱雀基金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本文的全部或任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