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jpg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大浪淘沙,全情投入



11月美通胀数据延续了10月开始的超预期下行势头,数据公布后,股债汇均高开低走。美股自10月CPI公布以来已经大幅反弹了近2个月,各类资产积极交易“美联储放缓加息”已经比较充分,尤其在衰退的强预期下,因此未来各类资产走势对于通胀逐月下行的敏感性逐步钝化,更多转向对基本面的博弈。国内地产三只箭、新能源大国外交、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和重要会议共同作用下,中概股、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指数,叠加了海外和中国自身的变化,从10月中下旬最低点到12月上旬的最高点分别涨超了40%、60%和36%。


孙副总理强调“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一线城市处于感染率爬坡期,各个单位、家庭短期的重点不得不转向应对高发的感染、甚至重症,和11月份显著偏弱的经济数据一起,压制了市场信心,流动性萎缩,尤其科创板和创业板在12月份跌幅较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一部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A股市场风险溢价尽管自10月末高位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市场需要休养整固一段时间,等待经济和企业盈利的修复,和美国利率的见顶回落。疫情的发展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要持续1个季度以上,地产三只箭更大作用是保主体,美国实物商品消费的下滑会拖动中国的出口需求下行。这三个过程负面影响经济的基本面和企业的盈利面,但对股市的影响小于商品。对于利率而言,央行大概率会维持流动性的宽松,短端利率没有现实压力,长端利率有可能对经济预期改善而震荡上行。


具体到光伏、新能源车等产业,预期之中的供给释放引发产业链价格下跌,市场关注对短期盈利能力的影响。下降过程阵痛难免但对行业有利,大浪淘沙,充分竞争才是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环节中长期盈利能力取决于竞争格局,背后是技术创新的投入和能力建设,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熊市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过分在意市场走势反而会错过入市的时机。”我们深知,所谓的定价能力,尤其遭遇到较大不确定性的时候,关键和本质还是对行业和公司的全面深入理解,与企业家精神共情,包括对国家社会进步的信心信念。


2

如何避免另一场世界大战



十二月,拜登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美国,并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演讲。与此同时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访华,普京访问了白俄罗斯。基辛格在《旁观者》杂志上发表题为“如何避免另一场世界大战”的文章。俄乌战争似乎已经到了新的转折点?


阎学通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撰文,《中国的乌克兰难题:为何俄乌战争迫使中国采取平衡政策?》指出,中国面临的两难处境是,一方面,中国并不支持俄乌战争,因为这场战争使中国遭受了经济、外交和政治损失。另一方面,无论中国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动乌克兰战争作何回应,美国都不会削弱对中国的遏制战略。这种平衡策略并非没有代价。然而,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战略损失,中国仍可能坚持这条中间道路,直至战争结束。


美将长江存储、寒武纪等在内的36家中国科技公司列入了“实体清单”,以进一步阻挠和打压中国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基于卡位、封堵对手和分散生产基地等考量,台积电赴美建厂备受关注。其创始人张忠谋表示,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已经彻底改变半导体产业面临的局势,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几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恢复。中短期看,中国台湾地区作为台积电“最重要生产基地”的地位依然稳固,比美国工厂产能占比更高,技术更先进。


人类最大的游戏也许就是商业和战争。全球化遭遇收入差距、就业、货币安排等方面的障碍,也面临着发达国家采取的技术封锁措施,如果这样的情况演变下去,全球分工体系就会被瓦解。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任何一国只能在部分,大多数是少数领域中领先。在这种体系中,如果一方卡脖子,彼此都会受损。高技术可以卡脖子,低成本同样也可以卡脖子。


过去三十年的国际化发展出一个G2模式,中国有最大的产能、劳动力,美国有大的市场,中美合作也支持了美国的科技创新。地缘局势紧张之外,比如全球气候变化,也必须要中、美这样的大国共同投资、协作,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解决这个问题。G2模型目前面临脱钩风险,这是未来主要的挑战。


事实上,今天美国作为最发达国家,没有能力垄断所有的技术和产业谱系,美国政府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使中美这样体量的贸易、技术交往立即停下来,美制造业回归也并不容易。以光伏为例,美本土优势在于非技术成本低,但技术落后、供应链不完整,同时现场施工成本高,效率低。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中心节点地位来之不易,不仅需要保住,而且还要进一步升级和扩展。这些年我们也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方面累积了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的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升级只能在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体系才能实现,同时也只有双循环通畅,内循环才能快速发展。


世界上大多国家希望维持开放型经济,世界上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在努力走出去,坚持开放。实践中我们看到,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一方面加强合作,融合度越高就越安全;另一面被卡脖子的部分,从美国得不到先进技术努力从全球其他地方获取,换取自主替代的能力建设时间。


如江小涓老师所说,中国已经有能力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是国际环境的塑造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了。面上的连接、发展、共赢、合作一定会向前走,在这个情况下自己别下车。


12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受邀参加中沙、中海、中阿“三环峰会”,在利雅得王宫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举行会谈。中方表示支持沙方“2030愿景”、“绿色中东”等一系列重大发展倡议,愿积极参与沙特工业化进程,助力沙特经济多元化发展。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共建“一带一路”、司法、教育、氢能、投资、住房等领域合作文件文本交换仪式。


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决定,建立并加强中海战略伙伴关系。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推动金融投资合作新进展、拓展创新科技合作新领域、实现航天太空合作新突破。


3

警惕居民杠杆乏力

稳定预期,拉动需求



11月经济数据从总量和结构上都显著偏弱,消费同比负增长5.9%。地产投资大幅负增长,销售、新开工和土地购置大幅收缩。前期较为稳定的工业生产也受到了疫情环境显著的影响,工业增加值仅仅同比增加2.2%,高技术制造业仅增加2%。出口连续第4个月下滑,速度扩大,只有基建和部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维持一定稳定性。


经历了充满挑战的2022年之后,高盛预计,中国GDP增速将从2022年的3.0% 加速至2023年的4.5%。由于重新开放的顺风持续到2024年上半年,对2024年的GDP增长预测高于市场预期 (5.3%)。


伯南克在其《21世纪的货币政策》一书中,回顾美国2009年的情况,在QE1政策结束之后,危机可能对经济行为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影响,从而拖累经济,影响贷款,家庭增加储蓄防范新的冲击……金融危机后美国居民杠杆率进入了长期的趋势性下行周期,一直到近两年。


我国疫情+地产大周期后可能也会有数年的居民杠杆乏力。刘世锦老师认为:中国在人均收入刚过一万美元时出现波动,需要引起警惕。当务之急是使经济增长回到正常轨道或合理区间,就是实际增速达到潜在增速水平。


对实现2035年增长目标而言,第一,能争取到实际增速必须要争取。第二,仅靠实际增速“硬增长”是不够的,立足点必须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上,由此带动汇率合理升值。两个条件不可或缺,也是强调高质量发展对实现2035增长目标的内在含义。


最近,随着优化防疫政策、房地产金融16条、《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等政策的出台和落地,有利条件正在增加。“建议2023年政府应提出不低于5%的增长目标,应力争今明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左右”。近日刘鹤副总理指出,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强调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重视对经济结构的改善,也强调短期的稳定预期和需求拉动,2023年经济政策仍将处于相对较为积极的状态。


需求侧的推动将成为政策关注的主题,地产销售将有所放松,财政政策维持积极,结合各类促进消费的措施,对于经济需求有望带来较为显著的拉动。但调结构和防风险仍将受到政策的关注,经济需求的拉动也将存在一定的限度,政府债务率以及金融杠杆风险将成为核心的制约因素。


会议强调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找到二者结合点。会议指出,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我们认为,在政策的推动下,2023年的宏观经济将呈现出稳中向好的特征。


4

美国通胀拐点已现

市场定价领先点阵图



11月国内CPI和PPI显示,当前阶段通胀仍然偏弱,不构成经济的主要矛盾。但是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可能发生变化,供给压力逐步增加,需求在短期的不确定性之后可能会出现反弹,核心通胀的压力有所加大。


与国内相对应,主要受到能源、商品消费和部分服务消费继续降温的影响,美11月CPI数据进一步回落且同环比均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延续了10月开始的美国通胀超预期下行的势头,通胀拐点毫无疑问


美联储召开12月FOMC会议,加息50bp,决议符合市场预期。12月加息点阵图显示,美联储本轮加息峰值为5.1%,对应5-5.25%政策利率区间,并明确表示在2023年都不会降息,2024年才会累计降息100bp。


这显然是滞后于市场定价的:目前利率市场定价本轮加息峰值为4.75-5%,且可能在2023年四季度降息。市场基于以往周期的思路以及对通胀的预判,提前定价美联储降息,才会出现美债曲线深度倒挂、美股自10月以来大幅反弹。这既说明预期的分歧,也可能表明市场并不完全“相信”美联储眼下的鹰派姿态,而是更为“前瞻”地认为后续不论是通胀继续回落还是衰退压力,都可能使得美联储再根据需要调整政策路径。


20日BOJ(日本央行)意外将10年日债目标从±0.25%上调至±0.5%,导致日元和日债收益率大幅上涨、日经指数大跌,并外溢至全球。


2022年以来,日本保利率和保汇率的争论比较多,BOJ支持保利率,以稳定经济和走出通缩;而日本政府更担心汇率。随着近期美元大幅回调,BOJ顺势出手,通过变相加息进一步刺激日元升值,以扭转贬值预期、应对输入性通胀。日元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低息融资货币,关系到各类资产,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日本央行行长黑田安抚市场,表示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不意味着退出超级宽松政策,而是使宽松政策可持续并顺利平稳运行。


5

重新开放驱动资产价格

日拱一卒,专业致胜



告别2022,我们寄希望于未来。全球三大经济体各自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高通胀引发的货币紧缩、欧洲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中国防疫带来的经济下滑等,目前在边际上都已经出现了改善。


我们看好美债的同时对美股总体谨慎。重新开放将成为国内23年资产价格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风险资产的表现会好于避险资产。判断今年A股慢牛再续、利率会小幅上涨、大宗商品需求会增加,人民币兑美元将走强。


朱雀基金成立以来日拱一卒,秉承专业精神,建设专业能力,依靠专业判断,保障资源配置的高效和风险控制的有效,始终拒绝平庸,努力走向优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制度环境下,作为资管行业的一员也有机会发挥更专注专业的作用。


图片

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所载的意见仅为本文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朱雀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文所载不一致的意见。本文未经朱雀基金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