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指标不是越高越好,时点期内合理就行,如果过高会推高全社会杠杆水平,会带来通胀隐忧,过低则反映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不足。”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

1月16日,在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2019年12月起,将国债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纳入社融统计,使数据更加完整。修订后全年社融同比增长10.7%,比修订前还低了0.1个百分点,增量筹集资金都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建设。

为什么要修改统计口径?

历史上,央行修改过几次社融统计口径:

2019年9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

2018年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单独列示。

社会融资规模作为反应社会整体融资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经历了数次口径调整,先后将企业ABS、贷款核销、地方政府专项债等纳入社融统计口径范围,逐步完善了其对于社会整体融资情况的指示意义。在国债和地方债统一纳入社融规模的投资口径之后,社融规模同步统计社会公众融资和政府部门融资,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社会整体的融资需求,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统筹也具有相对更强的意义。

银行表内仍是社融增长重要动力

12月社融数据整体而言相对较为平淡,整体与市场预期相差不大,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速也相对较为平稳。银行表内仍然是社融增长最为重要的驱动力,非标融资持续收缩,社融结构的优化仍然处于持续过程中。12月较为重要的边际变化在于M2和M1同比增速的明显上行,流动性整体呈现出明显的边际宽松的趋势。

其余融资方面,12月非标融资呈现出明显的收缩态势,社融表外三项(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量为-1456亿元,仍然呈现出规模逐步下降的态势,表外转表内的趋势仍然处于延续过程中,银行表内将成为社会总体融资的主要驱动力。政府债券12月新增3738.17亿元,是12月社融的较为重要的支撑力之一,预计2020年1月份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大规模发行,政府债券对于社融的带动会更为明显。贷款核销12月达到3000亿元,属于历史最高水平,对于社融的带动也较为明显。在目前信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贷款核销规模的增加也反映了金融机构整体面临的信用风险逐步加大。

2019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6.81万亿元,同比多增6439亿元。1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14万亿,相对而言较为稳定。中长期企业贷款仍然是主要的支撑力量,同比多增较为明显,在2019年8月政治局会议提到增加实体企业中长期融资之后,中长期企业贷款连续维持强势,另外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也对于中长期贷款有较为明显的支撑;居民中长期贷款也相对较为强势,在房地产销售维持稳定的情况下,房贷需求仍然维持高位,对于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支撑较为明显。短期贷款12月相对较弱,整体贷款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流动性维持宽裕格局,利于利率下行

货币供给方面,12月M1同比增速达到4.4%,M2同比增速达到8.7%,均较上月明显上行。从货币市场利率来看,12月流动性相对较为宽裕,金融机构超储率也达到2.4%的较高水平,货币供给相对较为充裕。2020年1月由于缴税,春节取现效应和地方债大规模发行等因素,流动性缺口相对较大,对于货币投放的需求相对较强,预计M2同比增速仍将维持相对较高水平。

整体来看,12月社融数据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对于利率市场影响不大,从历史水平来看也基本符合12月的季节性特征。12月数据相对意义较强的方面,一方面在于流动性维持宽裕格局,另一方面在于表外转表内趋势的持续。在此基础上,非标资产的收缩导致配置力量需要更多关注贷款和债券等资产,且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偏低对于无风险和低风险资产的需求有所增加,流动性维持宽裕格局对于利率下行也相对较为有利,目前的流动性环境和金融机构行为对利率下行均相对较为有利。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