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0年9月14日至20日,是一年一度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这代表着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顶级盛会”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举办。


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行,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网络安全法》吗?


网络安全问题,其实离你很近!

身边的这些事,都不能忽视!


01.所有红包都要领

不明链接发送的红包,

有可能是“钓鱼”软件。

收取后,

可能会窃取手机中的数据信息,

危害人身财产安全。

-如何防范-

  1. 陌生链接发来的红包不要点开;

  2. 收取红包,要填写个人身份信息的,应立即退出;

  3. 收取红包,需要输入金额、支付密码的,一定是假红包。


02.二维码让扫就扫

认清“李逵”与“李鬼”二维码,

稍一疏忽就上当。

二维码制作门槛低,

易携带木马病毒以及恶意代码。

-如何防范-

  1. 不轻信街边奖励诱惑进行扫码注册;

  2. 不轻易下载扫描二维码附带的文件和视频;

  3. 二维码支付不要设置免密支付,密码设置应复杂。


03.快递面单随意丢

快递面单上包含很多个人信息,

不法分子可通过这些信息,

实施针对个人的精准诈骗。

-如何防范-

  1. 尽量当面签收快递;

  2. 尽量不使用绑定支付软件的手机号码作为联系电话;

  3. 收到快递后把快递单上的所有个人信息销毁后再丢掉。


04.朋友圈晒娃无禁忌

朋友圈晒娃在记录孩子成长的同时,

也将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暴露出来。

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

极有可能给孩子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如何防范-

  1. 不透露关键信息,尤其是孩子就读的学校、补习班等;

  2. 关掉相机定位;

  3. 朋友圈设置浏览权限,不允许陌生人查看朋友圈隐私;

  4. 可把照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遮挡后发布。

END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策划:学习电视台法治频道

作者:刘静

责编:解鹏

审校:郭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