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触底反弹,宽基指数中创业板涨幅略微领先。当下股市的整体风险已经明显释放,但结构上依然在反复切换。本周稳增长主线让位于成长股,板块上有色、医药、电新涨幅居前。A股成交量维持在单日8000亿左右,较前期的万亿成交量有一定距离,场内流动性偏弱。市场信心有一定恢复,已经进入磨底阶段,等待市场充分换手后,市场情绪有望稳定。春节后两周领涨一级行业的主要是煤炭、有色、建筑、钢铁、石化等价值板块,但驱动市场的核心力量不只是稳增长下的基建发力预期,一方面也是向低估值、现金流稳定的价值板块进行防守,以及上游资源品涨价带动相关板块上涨。那么问题来了,有色、钢铁为代表的稳增长板块还会保持节后的上涨趋势吗?关键在于经济企稳的进度。目前,虽然工业品通胀持续维持高位,但政策层面对于基础工业品供应保障和价格管控重视程度较高,且在终端需求仍然不足的情况下,向下游传导持续偏弱,核心CPI仍然持续低于疫情前水平,通胀或仍然不是当前经济环境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在通胀尤其是消费品通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约束进一步降低,货币和财政政策都存在更为显著的发力空间。人民日报发布财政部刘昆部长的署名文章,文章整体来看一方面仍然强调财政发力适度靠前,尤其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近期各地对于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有所加快,地方两会设定的投资目标相对于2021年存在显著增长,预计中央和地方财政将更加积极。但与此同时,财政体系对于“提升效能”和“精准可持续”的强调仍然延续,一方面对于支出结构的重视程度较强,重点支持民生保障,以及制造业,生态环保,科技,现代农业等重点方向,强调财政支出对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同样重视债务问题,文章中也强调了“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和“持续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对于地方债为代表的显性杠杆和以城投债务为代表的隐性债务都存在积极管控的诉求。在此基础上,财政体系仍然强调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结合,基建投资预计有所反弹但空间预计相对有限。综上,短期看稳增长主线可能略强,但后续经济企稳得到验证后,成长股或将重新回到主线。注: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的意见仅为本文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朱雀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文所载不一致的意见。本文未经朱雀基金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