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段论


第一阶段

往往是不确定性最大、情绪最恐慌、经济活跃度最差的时期。

第二阶段

压力主要来自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预期的修正,风险是反复和持续的时间。

第三阶段

社会和经济秩序回归正常。


新增病例极值是重要的拐点

逻辑:当R0大于1时,病毒的传播是发散的,新增病例不断创新高,持续挑战医疗系统的极限。

医疗干预的目的是将R0值控制在1以下,使传播由发散转为收敛,将病毒置于可控范围。

假设:病毒的传播是线性的,病毒平均潜伏期14天。

指标:若R0值等于1,则14天翻一倍,日增速约7%。反推,当累计病例日增速大于7%时,R0值很可能大于1;反之,R0值大概率小于1。

说明:(1)相较于SIR模型,做了简化,以期更直观易懂。(2)病毒传播肯定是非线性的,但在这个案例中,线性假设的结果更加保守。(3)从经验数据的检验来看,可以达到拐点判定的目的。(4)无论什么模型,结果的正确度都依赖于数据质量。

【拐点已现的阵营】(红色虚线)

数据来源:卫健委,截至2020/2/29

新浪实时,截至2020/4/21

香港卫生署,截至2020/4/21


【拐点未现的阵营】

数据来源:新浪实时,截至2020/4/21

根据历史数据,7%增长率的判定指标,会滞后于新增病例的最高点,但能有效判定病例加速下行的拐点,确认疫情一阶段结束。

通常拐点确认两周后,新增病例数减半。

美国拐点已现,从经济体量的角度看,也确认了全球的拐点。

印度、俄罗斯和南半球国家还处于发散阶段。


疫情影响的传递链条

1、股灾去杠杆流动性收缩资产价格全面下跌财富负效应经济失速

2、隔离经济停滞企业/居民现金流恶化信贷坏账/债市停顿金融收缩(危机)


流动性3月抽紧,随后改善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4/21


与2008年不同,这次银行尚未出现流动性问题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4/21


对比2008年,3个月Libor利率飙升表明经济仍存担忧,但近期有改善迹象

数据来源:Wind,2018/1/1-2018/12/31,2020/1/1-2020/4/21

货币宽松和财政救助分别在3月下旬和4月初有效地阻止了疫情负面影响的传递链。

流动性收缩(包括离岸市场) 基本平复,从而推动金融市场反弹。

银行体系保持稳定,现有的财政救助政策大约可维持2-4个月,预计将视疫情继续加码。

美国基建扩张拉动需求的可能性上升,股市回购退潮。

欧美日央行竞相扩表和财政放飞(两位数的财政赤字)贯穿全年。

数据来源:Wind,2020/1/1-2020/3/31


经济复苏路径:V、U、W?


历史统计(二战后)


历史上的U型复苏

数据来源:新浪实时追踪

U型复苏的背景是金融危机,1997年和2008年,日本、美国均是在危机初期发生知名银行破产,导致信用紧缩,信贷投放能力受到损害和削弱。当经济出现复苏时,银行信贷能力不能及时重启,从而拖累了修复的进程。

日本由于刚经历地产泡沫破灭不久,金融体系受到的打击更重,因此复苏时间比美国更长。

2008年金融危机虽波及全球,但仅美国经济恢复曲线是U型;1997年金融危机肆虐东南亚,也仅日本经济恢复曲线是U型。也从侧面佐证银行体系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作用。   


U型还是V型

数据来源:Wind,朱雀基金

到目前为止,银行体系保持稳定,信贷投放能力处于随时可以重启的状态,不太可能是U型。

当前各国的货币和财政救助政策,能够维持2-4个月,且还会有后续措施。结合前述对疫情的判断,我们趋向于认为2-4个季度,经济出现V型复苏。

数据来源:Wind,朱雀基金


警惕特殊路径W型

还有一种可能的特殊路径是W型。70年代滞涨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危机的外部冲击,且反复发生,不断升级,并最终导致通胀预期,其本质是名义GDP呈L型。

本次疫情也是外部冲击,也很可能会反复。会不会强化通缩预期?

我们认为值得警惕,但概率不高,一是疫情的影响应该是递减的(西班牙流感并没有采取现在的防控措施),二是政策会全力防通缩,因其最终会导致萧条。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