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难,难于上青天。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无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美股200多年的历史上,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大萧条、越战、冷战、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危机,每一次危机都将美股推向悬崖,眼看就要堕入深渊,又在千钧一发之际强势崛起。

最近的一次是去年3月,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美股暴跌熔断,巴菲特感慨“我活了89岁都没见过这场面”,结果十天之内美股熔断了四次,标普500跌至2191点,随后一路飙升,现在已经3950点。

所以,只要一个人的投资生涯够长,就难免遭遇坎坷。巴菲特60多年投资生涯中,见过的场面比我们多得多。人们总是津津乐道股神收获了哪些十倍股,但选择性无视了持有牛股的艰难。

巴菲特上月发布的《致股东信》列出十大重仓股,不少十倍股,其共同点是持股时间都很长:有的从1964年就开始买入,有的从1988年,有的从2008年。长期持有是因为一帆风顺吗?恰恰相反。股神手中的一只二十倍股走势是这样的:

图片

来源:Wind,朱雀基金整理

这个案例完美契合了我们之前说的80/20模型:当你选中一只牛股,80%的收益可能都来自于20%的时间,另外80%的时间都要在等待中度过,忍受波动,忍受平庸。

图片

来源:朱雀基金

看到这里,很多股民嗤之以鼻,为什么不在2009年出掉,然后在下一次暴涨前买入呢?后视镜里人人皆股神,而投资只能向前看。精准择时,三五次也许可以,十次百次呢?大概率是随机漫步。

短期波动难以把握,但我们可以相信盈利

在#投资有道#专栏中,我们说过,投资收益来自于两部分:估值的抬升和业绩的增长。估值会回归均值,而盈利会聚沙成塔,是驱动股价上涨的长期因素。

约翰博格在《长赢投资》中将美股收益拆解为投资收益和投机收益,前者由股息收益和收益增长构成,对应企业的盈利能力,后者由估市盈率变动构成,对应企业的估值变化。

通过统计1900年以来每10年的收益数据,约翰博格发现,除了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出现负值,其余时期的投资收益是非常稳定的,大约在8%~13%之间,平均值为9.5%,其中股利回报均值为4.5%,盈利增长回报为5%。

与此相反,投机收益却随着市盈率的波动大起大落,在-10%~10%之间剧烈波动,但平均值仅为0.1%。因为投机行为主要由大众情绪主导,当乐观情绪蔓延时,风险偏好抬高,资金涌入股市,从而抬升估值,反之则跌落。长期来看,人们的乐观和悲观情绪大致抵消,估值对股价贡献寥寥。

不同门派各有心法,时间会证明一切

当前的情形,正是“核心资产”杀估值的阶段,不少前期高位的个股已经跌至六、七折。基本面发生变化了吗?不少龙头公司盈利依然向好,竞争格局仍在优化,中长期竞争力并未削减。

由于市场中的参与者众多,资金的投资期限长短不一,所以我们会看到同样是价值投资者,也会在某个时点做出截然相反的决策。有人获利了结,转向银行地产化工等低估值板块;有人坚守成长赛道,把握超跌机会。不同门派各有心法,时间会证明一切。

春节后的大幅调整中,权益基金(成立五年以上的普通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合并AC计算)中,85%的基金跌幅超过10%,剩余15%的基金回撤表现优秀,绝大部分是低估值策略。盈亏同源,这类基金去年的涨幅中位数仅22%,近三年和五年也整体落后。

图片

来源:Wind,朱雀基金整理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什么策略都有短板,都会遭遇逆境。一个策略长期有效的前提,是短期会时不时地失灵。人生的苦恼通常来自于“既要、又要、还要”。既要高收益又要回撤小还要流动性,投资就无从下手了。周期、价值、成长,每一次轮动都想踏准,大师级的投资者也做不到。

你不可能赚到所有的钱,也很难赚到最多的钱。频繁择时难免追涨杀跌,“追涨”是亏损的根源所在,而“杀跌”完成了由浮亏到实亏的转换。最切实际的做法是,通过观察长期业绩、特殊年份表现、投资理念和风格,选择与你价值观相匹配的基金管理人,然后使你的资金期限匹配管理人的投资期限。对于权益投资而言,持有三年以上的胜率较大。

基金业协会统计,2005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历史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7.04%,也就是说,如果从05年开始持基,到现在平均资产翻了10倍,长期投资的力量不可小觑。

盈利上升和估值下降交织,把握超跌机会

近期A股调整的背景是,美债和商品市场仍处在波动率较高的状态,滞胀预期上升,并压低市场风险偏好。单日较大的跌幅我们认为主要来自交易层面的负反馈,与公司价值无关,属于市场超调。

今年A股的总体特征是流动性压力和盈利支撑的交织作用震荡前行。在国内外经济整体复苏的大背景下,由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导致的估值下修更能凸显优质公司的价值。

图片

来源:Wind,朱雀基金整理

经过本轮快速下跌,从估值角度来看,头部公司的估值已回到动态40倍左右,市值1000-3000亿上市公司的动态PE处在20-30倍,中长期已有较高吸引力。市场也许会延续惯性出现超调,但同时也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我们判断,在这轮冲击过后,市场将更多关注经济增长而不是利率上升,在经济扩张阶段,利率上升是正常现象,市场消化利率回升影响后经济增长会成为市场上涨主导因素,市场将进入新一轮慢涨格局。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所载的意见仅为本文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朱雀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文所载不一致的意见。本文未经朱雀基金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