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jpg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


没有“进”就没有“稳”

A股超调带来绝对收益机会


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等持续偏鹰,美元和美债收益率走高,“急转弯”令全球股市感到恐慌,年初至今,CBOE波动率上涨超过80%,道琼斯、标普和纳指分别下跌了3.43%、5.92%和10.72%,是标普500自2008年以来较弱的开始,纳斯达克的开局更出现了1972年以来的最差,对于利率较敏感的科技股跌幅较大。


地缘冲突放大了市场波动,年初以来ICE布油上涨19.3%,俄罗斯MOEX指数一度下跌13.9%。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经济数据公布同时,三大基准利率全部调降。


中美经济在本轮宏观周期上的背离,导致2022年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周期时,中国货币政策处在稳增长的扩张周期。政策周期的错位大概率会导致市场走势同步性减弱,近期国内长债利率下降,人民币汇率依然稳定在6.35位置,并没有呈现出资本外流的预期。但“预期转弱”充分反映在A股市场上,上证50、沪深300和创业板开年来分别下跌了4.8%、6.7%和14.3%,价值修复、成长调整,工业品价格上涨。


相比海外群体免疫,国内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也带来了中外经济开放落差的担忧。部分海外机构进一步担心政策执行的方式与自上而下的脱节等,减持甚至清仓有政策风险的公司,港股市场做空资金活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政策从7个不同维度相互配合,组合发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有机结合。官媒明确“稳定宏观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反映出决策层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呵护经济的决心。没有“进”就没有“稳”。


国务院召开减税降费座谈会,“规模性减税降费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举措”。央行以积极、迫切、坚定的姿态,表达了放宽货币政策的立场。“更加主动有为”和“更加积极进取”的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


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改革开放继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更加重视科技、产业、金融三者良性循环”。做好资本市场工作是稳中求进的重要标志。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三稳三进”,强调市场“稳”是保持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稳定市场信心的基础。


市场开局恐慌兑现海外加息缩表和国内衰退风险,不仅有对美联储偏鹰能力过度解读之嫌,也偏离了国内“以我为主”的政策取势,和高质量发展主导产业的基本面趋势。A股超调更带来了自下而上合理准确定价基础上的绝对收益机会。一年之计在于春!


后续如果加息2-3次不能压制通胀,甚至导致利率倒挂,不排除联储缩表,可再次关注对美股、美债、美元的影响,以及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4季度还需要关注重要会议和美中期选举预期变化,尤其届时货币财政政策发力可能已经过半。


中财办副主任韩文秀说,“资本创造价值和野蛮生长都源于逐利性,哪一面是主流,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而有效地引导资本的行为”。投资者所做的一切基于其对世界、市场的框架判断,对人和未来的洞察,尤其在“科技创新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的今天。


长期主动投资人和创业者、企业家一起,从不同维度共同塑造世界、创造价值、推动未来,世界也正因此变得更加多维和引人入胜。回顾过去,我们有幸参与到一些3060+的伟大事业中,深感资本的价值离不开能力和价值观两个方面。资本市场越发达有效,聚集的知识智慧和思辨能力就越完美和强大。


英国率先“和病毒共存”

文明的地位以经济为基础


奥密克戎变异株毫无悬念地在进化中取代了德尔塔。世卫组织指出,奥密克戎的社区传播的发病率非常高,住院人数大幅上升已经在各国发生,并且还会加剧。英国计划3月份取消全部防疫限制,在全球率先“和病毒共存”。除了Omicron 症状轻并未导致医疗系统崩溃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英国的高抗体率。


张文宏认为,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已进入新阶段,一方面病例数出现井喷式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疫苗接种普及率的上升以及病毒本身演变的特点,病毒的致命性已大大减弱,由此引发各国民众层面的松懈心理。目前,中国仍面临境外输入和本土传播的双重风险。他建议上海应进一步加强演练,提前规划应如何应对超出目前疫情规模5倍或10倍的疫情局面,这非常具有挑战性但也迫在眉睫。


地球村已经基于其不同的文化传统制度科技能力等,选择了应对疫情的不同方法。历史面前我们都似蝼蚁,面对未来敬畏审慎克制,才能避免短期压力下的失足铸错。相信不同选择会对未来不同国家地区带来深远影响。国内以时间换空间,以极低新冠死亡率顺利度过大流行期。


政治制度是文明表面转瞬即逝的权宜手段,每一个在语言上和道德上统一的社会的命运,都最终依赖于某些基本的建构思想的幸存,历代人围绕着它们结合在一起,他们标志着社会的延续性。”


在《文明的冲突》中,亨廷顿展示了三个时间周期的世界秩序:500年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公元1000年到1500年的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冲突体系、公元1世纪以来至2000年的东亚体系。1500年前的“前世界”多元文明共存。


“如果以2000年为时间尺度,儒家文明体是唯一未曾中断而延续下来的核心国家,中国文明体的衰落也只是1840-1949年的100年间”。18世纪开始,帝国主义从人种论与白人优越论(到文化优越论,乃至冷战后的制度优越论,文明的地位以经济为基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远见捍卫了新中国安全。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GDP增长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华文明基因密切相关。2022年全球主要国家都是强政治周期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双碳深远影响经济总量与结构


中国2021年的GDP为114万亿人民币,相比2020年的102万亿元,名义增长11%,实际增长8.1%。美国2021年GDP为23.04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20.89万亿美元,名义增长10%,实际增长5.7%,创下38年来新高。2020年中国占美国GDP的70.46%。2021年与美国GDP差距缩小到5.3万亿美元,是美国经济规模的76.94%。中国经济规模正在稳步追赶美国。


IMF下调了绝大多数国家2022年的GDP预测,美国从5.2%下调至4%,中国从5.6%下调至4.8%。IMF主要强调了5个风险,包括疫苗接种缓慢、美国货币收紧、供给链扰动、劳动力紧张推升通胀、中国房地产进一步放缓。


腾景AI经济预测显示,2022年全年GDP呈前低后高态势,低点在4月左右,此后经济开始爬升,高点出现在8-9月,四季度又有所回落,全年增速5.1%。规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有一定起伏,下半年略有减速,而服务业则是前低后高再回落的走势,对三季度GDP走高起到重要拉动作用。并认为从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间,GDP都停留在5-5.5%区间,将是一种常态化的调整,而不是疫情期间的一种阶段性现象。也就是说,疫情前,人们还在争论是否要“保6”,而近三年和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经济将会处在5-5.5%的增长平台上。与疫情前相比,中国经济中速增长平台重心有一个百分点左右的下移。


六中全会《决议》强调,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努力实现2022年经济平稳开局、向好发展。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推动能源革命,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总书记强调“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朱雀基金初步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无论从总量还是结构,都存在深远影响。展望未来,新能源相关行业,在扣除了传统行业相关板块的拖累之后,对于GDP的贡献在2025和2030年将有望分别达到3.5万亿和5.7万亿,对经济的贡献达到2.7和3.55个百分点。考虑到2025-2030年的GDP增速已经位于5%左右,总体来看能源结构转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显著。主要的贡献一方面来自于全球能源行业向制造业的转换,尤其是光伏行业承载了全球的新增清洁能源需求;另一方面来自于新能源车创造的新的消费需求,以及相对于传统燃油车创造的新的附加价值。除了对GDP总量的贡献之外,能源结构的调整对环境保护、能源安全、制造业发展、供给侧通胀的抑制、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均有积极效应。


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当前我国生产函数发生变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突破一个技术,往往能够创造一个细分产业,盘活一个大行业,激发大量投资和消费需求”。今年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去年10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主要部分《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九部门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加强数据监管、严格限制金融、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国家药监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重点支持中药、疫苗、基因药物、细胞药物、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新材料、化妆品新原料等领域的监管科学研究,加快新产品研发上市,进一步加快重点产品审批上市。鼓励新药境内外同步研发申报。鼓励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研发上市。“新药研发九死一生,高风险应有高回报”,市场担忧“万物皆集采”。生物技术代表医药科技进步的方向,后续包括医药、教育等在内的行业政策需要加强协调,严格约束机制同时积极建设激励机制。


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企业好经济就好,居民有就业、政府有税收、金融有依托、社会有保障”。相比脱贫攻坚战,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总书记要求“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国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所有企业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在市场面前机会平等。”


中国制造业面临史无前例的机遇

专业前瞻是创造阿尔法的前提


12月国内CPI同比1.5%,全年同比0.9%。环比-0.3%(前值+0.4%)。经济有下行压力背景下,疫情多点散发,对居民消费有一定冲击。12月PPI同比10.3%,全年同比8.1%,环比-1.2%(前值0%),工业品价格下跌较为滞后地反映在了PPI里。


PPI回落是确定性事件,CPI上行的幅度和路径也不明确,因此今年国内通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权重很小,关键在于海外通胀对美联储政策的影响。长期来看,人口周期和宏观杠杆率将共同抑制国内利率水平。今年年初各部委都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响应“政策靠前发力”的要求。


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明确了“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更加主动有为”基调,并首次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12月至今的降准、下调LPR、MLF降息政策连续出台。


降准主要是补充银行流动性和可贷资金,是扩张银行信贷供给的工具;LPR下调和MLF降息则更多是激发信贷需求的工具;随着贷款结构变化,居民贷款占总贷款比重的增加,降息后节省利息的支出,有近半体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这意味着降息不仅是刺激投资的手段,也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


易纲接受采访强调“稳”的必要性,和从总量、结构和价格角度落实货币政策稳。要求以稳定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来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


12月,欧元区CPI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美CPI同比上涨7.0%创近40年来新高,PPI同比上涨 9.8%,失业率降至3.9%。1月FOMC会议决议认为当前经济和就业已经符合加息的标准,利率决议中加入尽快加息的指示,给出了缩表的原则。在随后的发布会上,鲍威尔对于就业市场表述乐观,强调了通胀持续性的风险,认为加息空间充足,“不排除之后每次会议都有加息的可能”;在加息之后可能会更早、更快地进行缩表。通胀风险成为联储官员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最新民调也显示民众对通胀水平的担忧成为影响拜登支持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疫情和供应链短缺等因素对通胀的影响不会在很短时间内消失,也难以通过紧缩控制;当下美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加息可能会打乱经济复苏的进程;联储还需要考虑金融市场因此受到的重大影响。


1.jpg


近期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背景下,中国长期国债利率下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高位稳定。外管局发言人表示,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这是在上一轮紧缩之后所发生的新变化。达里奥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不同货币相互竞争以及重新定义货币的时代,有时也会是各种资产的竞争。在一个典型的周期中,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时,它开始以更有可能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货币进行交易和借贷。


从全球看,2022年中国可能是全球惟一的货币政策能保持宽松、利率能保持低位的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环境看风险资产有一定优势,股票的配置价值提升。机会成本降低同时房产及相关资产预期下降,也推动资金流向高等级债和股票,居民长期配置偏好正在改变。目前A股和港股估值与主要市场横向比较都处于偏低水平。纵向比较各大指数目前近10年分位数百分比:沪深300是70.76%,上证50是75.83%,创业板指是62.96%,但中证500是2.92%与19年初的低点接近,同时目前EPS是19年的两倍,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投资中国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历史上能源利用方式从农业时代的光合作用到工业时代的煤炭石油,当今已经进入了3060时代的光风氢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取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比起对需求端的担忧,反而是制造端竞争和供需格局的变化,加大了行业研究和投资的难度。毕竟长期来看,短缺一定是阶段性的,过剩才是常态。光伏行业内企业之间比拼的是综合实力,包括资本财务、组织建设、科研投入、供应链管理,成本工艺、产品力、品牌营销力、交付能力等,能力建设重要而困难。站在朱雀基金的角度看,光伏主产业链格局甚至终局应该是比较清晰的,在新技术和新应用场景上也会有大的机会。


对利润的公平追求是市场的活力所在。高效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每天都在残酷竞赛的战场:让一个国家或地区看到自身的不足和产业发展的机会;敦促优秀公司和企业家自奋蹄;也持续挑战和鞭策着不同投资者,必须永不停步地钻研学习甚至狂奔,才能避免被市场抛弃。如果说被动投资依靠IT投入实现低成本精准复制,量化投资凭借深度学习和策略创新,那么专业性前瞻性就是主动权益投资选择贝塔和创造阿尔法的前提。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本文所载的意见仅为本文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朱雀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文所载不一致的意见。本文未经朱雀基金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